二〇〇八年,第一次在圣地亚哥和葛史密斯见面,为EMBA杂志进行专访。他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领导人教练,协助很多高阶主管进行行为改变;他也是多本管理畅销书的作者。他像圣地亚哥的阳光,开朗幽默,亲切温暖。访谈中,他突然话锋一转,抛出一个问题:「你想改变什么行为?」
习惯在访谈时问别人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我因此一时愣住,久久答不出来。的确,多年来忙碌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这正是葛史密斯在这本「练习改变」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点:很多主管想要改变部属,改变家人,改变全世界,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什么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好。包括世界银行总裁在内的某些领导人,对于他的提问:「我是否尽了全力让自己快乐?」相当错愕。他们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要让自己快乐。
多年来,葛史密斯研究行为改变这个主题,他协助世界顶尖的领导人,用十八个月的时间改变一项行为,而这个行为是由领导人周遭的同事或部属提出来,认为影响他领导效能的行为。葛史密斯表示,多年前,当他开始在大学担任教授时,他一心想要帮助所有人改变所有的事情;数十年过去,现在他发现,他要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行为,那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了。
事实上,行为改变是这几年来,许多企业领导人和人资主管最感挫折的议题之一。许多公司投入了无数的资源,让员工上课或进行团队共识营。课中,大家点头赞同,深受启发,甚至哽咽流泪,但是回到办公室,原本的部门本位主义还是一样作祟(管他什么团队协作);报告提案时,还是按照做了一百次的作业流程来进行(管他什么创新思考)。
葛史密斯指出,环境,我们常忘了环境的力量。它是行为改变的死敌,随时准备挑衅我们撃倒我们。因此,他在本书中强调,我们需要结构和追踪来协助。例如,清楚的开会模式或检查表,就是一种结构,可以协助落实改变。这些看来非常简单的做法,需要被严肃地看待与执行,却是很多人常常忽略的。
举例来说,书中不只一次提到,有相当高比例的病人并不遵照医生的嘱咐来服药,但是多年来,医疗产业并没有针对这样的现象,投入太大的努力。同样的道理,我们把太多的注意放在做计划的层面,而太少力气放在执行的环节。计划令人兴奋,很酷的新概念赢得大家佩服,结果却是,这些计划或概念的推动虎头蛇尾,最后无疾而终。
葛史密斯指出,如果我们真心要改变,必须预测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预先思考执行的现实挑战,缩小计划和执行之间的落差。
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挑战了多年来公司在提高员工投入(engagement)方面的做法。多年来,进行员工投入调查时,公司会问员工,你有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没有需要的装备或资源,可以做好你的工作(例如「盖洛普十二问」)?
当员工回答这些问题时,如果答案是没有,他会认为,是因为主管没有给他明确的目标,或者公司没有提供资源,所以他才对工作不够投入。这样的问答过程,恰好把「员工投入」导向反面的方向。葛史密斯表示,这个做法把肯尼迪的那句名言:「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是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的反面,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是在鼓励员工「问公司为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为公司做了什么」。
他说,公司应该以主动性的问题,取代被动问题。员工应该问的是:「我是否尽了全力,来追求意义?我是否尽了全力,来提高对这项工作的投入?」
毕竟,当一个人想改变行为,当主管想要改变部属,前提是,他自己必须真心想要改变。他必须知道,重点是自己,这是他的人生。
在这个环境迅速变动的时代,优秀的工作者和平庸的工作者、杰出的企业和失败的企业之间,真正的区别是,谁能够成功进行改变。很高兴我们有了这本既有学理根据,又有丰富案例和实际做法的书籍。它不论对个人的行为改变,或公司的变革推动,都将带来极大的帮助。
现在我们真的没有什么借口了。你想改变什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