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师考试复习大纲

[日期:2012-12-0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阅读:1166[字体: ]

 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
  1、岗位职务描述工作的基本步骤: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分析阶段;4完成阶段
  2、准备阶段一般包括:了解基本情况、确定调查样本、建立相关联系、设计调查方案、进行人员培训
  3、调查阶段一般包括:1编制各种调查提纲和问卷;2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查;3根据岗位描述的基本目标,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岗位工作特征信息,以及其它相关数据;4重点怍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的特征性信息;5要求被调查的员工对各种工作特征和人员特征的发生率和重要性做出等级评定。
  4、分析阶段的工作包括:1对已收集到的各有关信息进行仔细审核,尽可能将无关信息排除在外;2以创新精神分析现状,尽可能发现有关工作人员在目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对岗位描述的工作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关键岗位的职责、任务、岗位间的工作关系、岗位职责范围;4回顾最初所列的主要任务,针对岗位描述中提出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重新划分岗位职责范围、工作内容、确保原有岗位中存在并已被发现问题都得到解决。
  5、岗位说明书的设计方法:岗位说明书是根据企业需要而编写的岗位具体要求内容,主要包括:1一般资料;2工作描述;3任职资格说明;4本岗位的工作条件与环境说明;5个性特质要求。
  6、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理论:1工作任务特性理论;2必备任务特性理论;3工作特性模型
  7、6种工作特性来界定一个工作岗位的复杂性程度:1这一岗位工作内容的变化性;2自主性;3这一岗位工作对于员工责任性的要求程度;4胜任这一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及技能;5从事这一岗位工作所需要进行的社会交往;6对于社会交往的可选择性。
  8、工作特质模型5个核心维度:1技能多样性;2任务同一性;3任务重要性;4工作自主性;5工作反馈
  9、岗位分析问卷主要侧重的方面:1岗位分析基本情况;2岗位工作身份;3岗位简述;4岗位职责;5岗位责任;6做作业人员特点或称任职基本资格
  10、岗位分析报告撰写方法:1实录法;2再加工法
  11、岗位分析维度文件:是将基本一岗位工作的有关信息按性质划分为若干维度,并据此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从而勾画出本岗位的基本形象
  12、岗位分析维度文件的主要维度包括:1信息职能维度;2人员职能维度;3事物职能维度
  13、信息职能维度包括:比较、抄写、计划、编辑、分析、创新、协调、综合
  14、人员职能维度包括:指令协调、服务、信息转换、教导、劝导、转向、咨询、指导、处理、管理、谈判、顾问
  15、事物职能维度包括:处理、移走、照管、操纵、操作---控制、运转---控制、精确工作、装配
  16、根据岗位分析报告制定培训方案应注意的重点要素:1将岗位工作内容与知识技能点要求细化,最好能列表分析;2半岗位现在员工工作业绩进行详尽分析,长出员工能力差异程度与差异能力类型;3培训方案制定过程中、实施前工进行必要的论证;4建立培训方案的动态调整机制,体现方案内容的与进俱进,确保培训方案的质量。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
  1、人员素质测评:是每时综合运用心理学、测量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行为特征等进行系统而客观的衡量评价,从而指导用人单位进行人员甄选、求职者寻求适当职业,以及指导企业单位采取科学的方法开展职工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素质的科学方法
  2、人职匹配:又称职业能力匹配,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人的能力与该职业的相互适应性,即平常所说的某个人是否适合从事某项工作
  3、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一般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4、测评:包括“测”与“评”两个方面,测指运用适当的工具,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征、行为表现等进行量化的分析,也称测量;评指以一定的量化指标为依据,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性、个性特征、行为表现进行定性的评价
  5、人员素质测评的内容:1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个人风格:气质、性格、行为风格3动力:兴趣、需要、动机、价值观
  6、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特点:1人们心理素质上的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测量性是人员素质测评得以实施的理论基础之一2是一种客观的间接的相对的测理手段3科学的人员素质测评必须借助于严格的统计学方法作为手段
  7、一般职业能力测验分为:注意力稳定性、空间感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字运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8、笔试测验的基本类型:1根据性质分为认知、人格测验;2根据难易程度分为速度、难度测验3根据被试者的人数规模分为个别、团体测验4根据测验发问的形式分为构造性、投射性测验5根据测验评定标准分为标准参照测验、常规参照测验
  9、测验指标:指用以检验测评工具准确性的主要尺度,主要包括信度指标、效度指标、标准化、常模、难度指标、区分度指标、测量公平性
  第三章培训项目开发
  1、培训项目开发的关键环节:1要掌握寻找特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键要素;2要掌握寻找特定岗位员工素质差距的方法;3要学会抓住主要问题
  2、寻找特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键:1从岗位规范书、岗位说明书和岗位任务书中寻找岗位特定的素质和能力要求;2从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去发现该岗位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岗位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3组织环境变化引起的岗位流程再造对员工素质和岗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4企业领导对该岗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3、培训项目开发的步骤:1收集信息把握趋势;2发现问题提出设想;3识别机遇与需求,给出项目提案;4进行可行性研究;5制定开发计划
  4、培训项目开发的主要方法:1从项目主体分指令性、自主性、个体开发;2从项目开发内容分积累性、即时性、前瞻性
  5、培训项目开发报告书的主要内容:1培训项目的名称;2目的;3目标;4任务说明;5费用预算;6经济效益
  6、撰写培训项目开发报告书的关键点:1依据可靠;2要素全面;3内容翔实;4表述准确
  7、培训项目开发:是一个满足特定培训需求,寻找、发现、挖掘、选择培训对象、内容、手段、形式与方法的一次性活动过程,培训项目开发是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直接结果
  8、培训项目的构成要素:1培训项目名称;2培训需求预测;3培训项目系统设计;4培训项目实施;5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9、开发培训项目的原则:服务性、针对性、实效性、适时性、可行性、系统性
  10、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步骤:1研究培训项目报告书,明确具体培训实施目标2围绕培训实施目标,拟定计划书3审定修改计划书4领导决策
  11、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书的要素:1确认培训计划的目的;2确定培训的目标;3确定培训对象及内容;4确定培训规模;5确定培训方式;6确定培训时间;7确定管理者;8确定培训教师;9确定培训方法;10确定考核方式方法;11确定培训场所;12确定培训设备;13预算培训费用;14预测培训效果
  12、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一般有会议法、座谈法、专家论证法
  13、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实施方法与步骤:1公布培训计划;2培训资源的组织准备;3进行培训动员工作;4了解特殊需求;5强调培训纪律
  14、计划:指为实现已定的决策目标而对各项具体管理活及其所需人力、财力、物力做出的设计和谋划
  15、计划的要素:目标、措施、步骤、约束条件
  16、培训项目实施计划:是在全面客观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培训项目做出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等进行的预先系统设计
  17、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构成要素:1目的、目标、对象和类型、、内容、组织范围、规模、时间、地点、方式和方法、教师、考评方式、经费投入、效益效果预期
  18、培训组织范围包括个人、部门、组织、行业、公共
  19、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主要依据:1以企业的发展;2以中长期培训计划;3以培训需求预测;4组织优先权;5以培训素材基础台帐;6以培训项目报告书为依据。

第四章培训课程开发
  1、培训课程目标包括的要素:1操作目标;2条件;3标准
  2、开发培训课程的步骤:分析需求选准课题、选定安排课程内容和形式、预期的课程、课程的论证修改试用、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
  3、分析需求选准课题是关键的第一步,要1分析企业规范化岗位培训的需求选准课题;2分析企业开发新品种、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的迫切需要,选准课题;3预测企业进行市场的潜在需求,选准课题;4分析企业人员素质需求,选准课题
  4、开发培训课程的方法:1选择移植法;2能力中心法;3任务分析法
  5、培训课程内容的编排:1按工作程序安排;2按知识系统安排;3大分段与小分段---按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考核内容安排;4按不同层次的需要层层扩展
  6、培训课程的构成要素: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教材;4教学模式;5教学策略;6课程评价;7教学组织;8课程时间;9课程空间;10教师与学员素质因素
  7、培训课程开发的特征:1以能力教学为核心;2以操作目标体系为框架;3以满足共性与个性同步发展为主体;4以动态化和灵活性为特征
  8、培训课程开发的原则:1一致性;2系统性;3技能性;4操作性;5针对性
  9、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要素:1设定课程体系目标;2课程内容的确定;3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
  10、信息资料收集的渠道:1国家行业和相关培训的政策法规;2企业岗位培训规范化要求;3企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对新岗位新工种新技术的需求;4企业开发新产品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的需求;5预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潜在需求;6企业对提高员工科技文化素质的长远规划的近期计划;7受训人员的思想知识能力状况;8实施本课程体系所需要的师资设备器材图书资料的情况;9国内外行业内外关于本课程体系中有关课程的最新动态
  11、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包括:1分析培训课程体系的支撑条件;2分析培训目标对象拟定课程模块;3起草培训课程体系框架文件;4信息反馈和框架修订完善
  12、培训课程体系是指与企业培训各项培训活动及其目标相适应的培训课程的集合体,它包括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辩证统一,纵横排列的课程科目。有两个方面加以理解1培训课程体系的开了设计与培训目标活动相关联系2培训课程体系具有合理的结构和内在的逻辑性
  13、培训课程体系的内容:名称、设计依据、设计的目的和目标、具体课程名称及简要内容
  14、确定培训课程体系的原则:目的性、实践性、超前性、多元性、基础性、灵活性
  15、制定培训教学大纲的步骤:1研究培训课程;2分析培训课程教学条件;3选择培训课程教学手段;4安排培训课程教学进度;5撰写培训教学大纲;6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完善;7专家审定
  16、编制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1明确分工责任到人;2遵循程序分步实施;3全面分析深度开发;4严格把关保证质量;5依据规范写好大纲
  17、培训课程教学大纲:是培训工作主管部门对某项培训课程或某一课程体系,以纲要的形式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定,是编写培训教材,确定培训目的、任务、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的指导性文件,是检查与评定学员培训质量的标准,是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培训工作的一种依据
  18、培训教学大纲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性
  19、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课程的关系:1培训课程开发为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提供了依据和前提;2培训课程教学大纲是为培训课程的实施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3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课程两面者之间相辅相成
  20、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关系:1培训项目实施计划是培训教学大纲的原始依据;2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能促进培训项目实施计划落到实处;3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能够丰富和完善培训项目实施计划
  第五章培训教材开发
  1、教材开发工作总体计划的内容包括:教材开发组织工作计划和教材开发实施工作计划
  2、培训教材开发的组织原则:统筹计划、三落实、协调配合
  3、培训教材开发组织工作主体内容:1确定教材开发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落实人员经费;2确定教材选题;3选定编写人员或专家,并确定组织负责人或主编辑;4编写人员根据课程目标或选题目标,提出编写计划及教材内容提纲;5审定教材编写计划监督落实
  4、培训教材开发方法:1培训者自编自制教材;2集体合编;3补充或充实现在教材;4借用现有素材;5选用其他相关教材
  5、培训教材开发的步骤:1收集教育培训素材;2设计信息存储和输出形式;3根据教材存储形式设计开发相应传输形式的教材
  6、培训教材编辑的方法:1讲授法;2多媒体教学法;3角色扮演法;4案例法;5成套系统培训法教材编辑
  7、培训教材选择方法:1就地取材法;2照章实施法;3移花接木法;4拼接法;5原汁原味法;6案例收集法
  8、培训教材开发与选用的原则:1与培训目标相适相符;2理论联系实际;3经济实用;4系统性;5教材形式的多样性;6新颖性;7开放性
  9、培训教材的选用与开发依据:1依据岗位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教材;2依据培训层次水平确定教材;3依据行业标准规范确定教材;4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教材;5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材
  10、培训教材开发的根本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出新
  11、具体要求:1盯紧劳动力市场,不断发现新热点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开发;2做到内容创新和适度超前;3简洁求精通俗易懂;4遵循职业培训活动的特点,突出培训教材的技能操作性特点,确保以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开发原则
  12、教材编辑的意义:1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要通过教材编辑将其贯彻落实;2将社会最新科技知识记载传承的手段;3保证培训顺利进行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
  13、教材编辑的基本原则:1针对性与实用性;2系统性与科学性;3创新性与新颖性;4反映最新科技成果
  第六章培训教学工作
  1、课程设计的关键点:1把握课程设计的任务;2把握课程决策的依据;3把握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点
  2、课程设计的任务包括:1、课程形式的确定;2、课程结构的确定
  3、课程决策的依据包括:1社会经济发殿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动态;2接受培训服务单位的需求;3学员的具体情况;4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内外环境
  4、课程的要素:目标、内容、教材、模式、策略、评价、组织、时间、空间
  5、设计教学活动总体实施方案包括:1设定培训目的及主题;2确定培训的形式或训练方法;3确定培训对象;4安排培训时间地点;5选择企业培训师;6课程设置要素
  6、课程设置要素包括:内容及范围、顺序、培训技法、时间分配、指导方案
  7、企业培训教学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人员系统和物质系统
  8、人员系统包括:企业培训师和教学辅助人员
  9、企业培训师的基本工作职责:1根据企业培训项目的具体要求,参照有关的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及辅导材料,进行教学准备工作;2从事企业培训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3在企业培训教学活动中充当主持人、引导者、评判员和讲解员的角色;4帮助学员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指导学员进行现场操作实习。
  10、教学管理的物质系统包括: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
  11、企业培训教学设计:是以传授技能为主的活动,应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以技能为主线,分析培训教学中问题与需求,设计培训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技能教学为主,知识补充的教学思想
  12、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特点:1培训教学目的建立在对培训系统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2培训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术语来描述;3培训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以系统理论为基础4研究重点放在培训教学计划方法和媒体选择上;5教学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
  13、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系统综合;2针对性;3最优化
  14、企业培训教学原则:1尊重成人教学规律原则;2遵守企业培训发展规律;3教学互动;4个性化;5现场现实教学;6激发兴趣和创造性学习的原则
  15、备课的要素:1明确备课的目的任务;2掌握好备课的原则;3吃透备课的基本要领
  16、备课的原则:1教学目的的决定性;2教学内容的规定性;3教学对象的可受性;4教学方法的适应性;5教学活动的训练性
  17、编写教案的方法:1深入研究教案的关键要素与内容;2掌握教案编写的原则和方法;3尝试编写教案的草稿;4向老企业培训师学习;5试讲;6走上讲台后不断调整
  18、组织教学活动的环节: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3讲授新课;4巩固新课;5布置课后练习
  19、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1教学过程经贯彻启发式指导思想;2教学过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教学过程必须紧扣教学目标
  20、教学效果的检验和评价:包括效果测定和业务评价
  21、效果测定法的种类:书面测试法、报告法、作品审查法、实际操作法、听取受训者上司的意见
  22、业务评价方法的种类:业务日志法、听讲日志法、清单法、会见面谈法
  23、教学准备工作的内容:1明确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宗旨;2明确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环节;3备课和教案
  24、编写教案的意图:1明确企业培训师和学员应当完成的具体任务;2确定每一个具体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以及将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效果评价程序;3指导师生的活动,使企业培训师对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准备;4明确学习的程序和连续性;5使企业培训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所参照;6为企业培训师提供教学记录;7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8为企业培训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25、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1文字表达法;2表格法;3卡片提示法
  26、教学模式:模式是现实的再现,是理论性的形式,是简化的形式
  27、教学模式的因素:1理论依据;2目标;3实现条件;4操作程序;5评价
  28、教学的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事例研究法4模拟训练技法

第七章培训评估工作
  1、培训评估标准制定的原则:1以培训目标为基础;2与培训计划相匹配;3具体可操作;
  4可信度
  2、制定评估标准的步骤:1确定评估指标;2构建指标体系;3设立指标等级;4确定权重系数;5进行试评
  3、培训评估方法的选择:1评估目标与方法的匹配性;2评估技能;3评估方法和方式的选择不能忽视调查对象;4组织是否认可;5多种方法
  4、评估工具的设计:1调查问卷的设计;2访谈的方案设计
  5、培训评估标准的内涵: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职业培训的计划、实施以及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依据
  6、评估类型分为:诊断式评估、形成式评估、终结式评估
  7、指标体系:是由系统化的有机联系的指标构成的评估标准体系,是评估目标的具体反映
  8、评估指标体系从内涵上分为素质、职责、效能指标
  9、素质指标:是从开展职业培训活动的基础和条件这一角度提出的评估指标
  10、职责指标:是从被评对象履行工作职能情况的角度提出的评估指标
  11、效能指标:是从被评估对象完成任务结果的角度,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的角度确定的评估指标,它重点地考察职业培训活动所带来的质与量的变化
  12、培训评估方案的设计种类P385:1按评估的具体实施方法分为仅有后测、前测---后测、后测,有对照组、前---后测,有对照组、索罗门四组设计;2(P386)按培训评估的主体可分为学员为主体、培训组织单位为主体、培训组织单位用人单位为共同主体的评估方案;3(P387)按评估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分为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
  13、培训主体的方法分为资料收集阶段、具体评估方法两个阶段
  14、资料收集阶段主要有;资料收集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总结法、追踪法
  15、具体评估方法主要有:1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估法;2纵向与横向评估法;3单项与全方位评估法;4定性与定量评估法;5个体评估和集体讨论评估
  16、评估实施的一般步骤:1预评估;2再评估
  17、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1进行培训评估的动员与宣传;2收集信息;3评分;4汇集整理有关资料
  18、拟定评估方案的主要内容:1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主体;2选择评估者;3明确评估目的;4明确参与者;5明确制定评估方案的框架思路
  19、评估报告的内容:导言、概述评估实施过程、阐明评估结果、分析与建议、附录
  20、实施评估反馈的方式方法要把握:1充分尊重被评估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2在不涉及有关当事人隐私的前提下,有必要在有关领导的召集下,召开一次评估工作总结会;3不能把评估结果作为衡量被评者的唯一标准
  21、评估组织机构:有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评估工作专家小组、评估工作小组
  第八章质量体系建设
  1、决定培训质量的工作内容(P405-406):体现培训质量的关键是培训针对性与有效性,是培训投入的产出与效果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是否准确、培训课程设计是否科学、师资选择是否得当、学员组织管理是否严格、培训考核评估是否客观、培训服务是否细致到位,1培训需求文件;2培训活动方案;3培训业务日志;4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2、培训质量的16个控制环节(P408):1培训动意与培训需求的吻合度;2培训目标和对象的针对性;3培训项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4培训项目组织严密性与多方参与性;5培训大纲编制要严谨;6选聘培训教师;7培训实施计划与培训模块设计;8培训成本的预算;9招收学员与学员资格审查;10培训前的准备;11课前准备;12培训监控;13培训服务;14考试与考核;15培训评估;16跟踪评价
  3、培训工作流程的构成要素:1标准化的培训课程;2程序化的过程控制;3具体化的指导文件;4明晰化的责任分工
  4、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方案的内容:1培训项目简介;2质量管理的目的;3质量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分工;4质量管理的方法;5指标;6步骤;7内容及工具;8报告及反馈
  5、培训质量管理工作实施:1准确把握并确定需求;2科学设计和策划;3组织实施既严谨又灵活;4培训质量的评价和考核要严密;5信息反馈
  6、培训质量管理方案及有关文件的基本内容:1培训质量管理方针;2培训质量责任主体;3培训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4培训质量管理输出文件
  7、开展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1预防性;2协作性;3全程控制全员参与
  8、培训组织者的五种基本角色:管理者、顾问、提供者、培训者、创新者
  第九章现代培训技术应用
  1、计算机多媒体教材:指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一种应用软件
  2、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特点:多样性、智能性、交互性、重复性、可控性
  3、多媒体教材的基本类型:专题课件、系列课件、完整教材
  4、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表现形式及特性:讲课型、示范演示型、主动学习型、综合型
  5、多媒体教材共有的特性:1信息集成性;2操作简便性;3利于学员学习的自控性;4内容修改增删的灵活性
  6、多媒体教材的开发原则:科学性、创新性、个别化教育、实用性、信息反馈、可扩充性
  7、多媒体教材在使用中的误区:1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教学现代化;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无非就是克隆教材;3任何课程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4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
  8、软件系统开发应该包括的因素:1技术技能;2团队合作;3方法过程
  9、培训软件基本内容的评估

相关评论
特别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