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高发区,你中招了吗?
“你们公司情况怎么样?有没有裁员计划?”如今一些外企白领已经不再用相互探讨股市亏盈作为打招呼的常用语,而改为了关注各自的“饭碗”。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2013年以来,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出现大规模裁员。与此前常被“豁免”的情况不同,多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也被列在裁员名单内。
记者对近期裁员的企业进行了一番梳理,发现裁员高发区多集中在日化行业、制药行业、IT行业、家电行业,曾经高高在上的外企职员如今也是“金饭碗”难保。最近微信上热传的一条段子也明显体现出外企地位的变化:20年前媒体开大会,上台发言的都是振耀、杜家滨、唐骏这些外企的职业经理人;10年前开会,上台的变成了柳传志、张瑞敏等传统行业大佬;如今开会,最受欢迎的发言人变成了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了。
日化行业
受经济整体下滑影响,众多国际日化巨头在近期都采取裁员的方式以避“寒冬”。联合利华去年12月对外公布,计划在2014年底之前将其销售的个人产品削减30%.此外,该公司也计划削减大约2000个职位,其中市场部将裁员超过800名,并将继续调整其投资组合。对于此次裁员是否会涉及中国,该公司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联合利华还在不断加大投资。不排除会有个别人员调整,但是从总数上人员肯定会增加。”该公司称,本轮裁员将为2014年节约成本5亿欧元,大大缩减了企业成本。2013年12月31日,全球知名美妆品牌露华浓也宣布,作为公司重构方案的一部分,将在即日起停止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同时公司还将大幅裁员,以期实现每年节省1100万美元开支的全新业务重组目标。
其实,选择裁员缓解业绩压力的日化巨头不止一两家。日化行业的“巨人”宝洁公司裁员的消息就一直未断过,尤其是在2012年宝洁大中华区销售总裁翟峰离职之后,核心团队也跟随离开、管培生流失率升高的说法四处疯传。早在2012年,宝洁公司就宣布,作为在2016财年之前削减开支100亿美元计划的一部分,公司会在非生产部门裁撤5700个工作职位,包括多名市场推广人员。此外,高露洁、劲量控股和强生等公司也于2012年和2013年早些时候对公司人员进行调整,并且都涉及到市场部。
家电行业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曾一度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日本三洋电机,自从2009年被松下收购,三洋正在走向终结。三洋电机1月7日宣布将于2月份开始精简约500名员工,松下对于三洋的合并进入最后阶段。据报道,三洋电机将从2月份开始受理员工“希望早期退职”的手续,“早期退职”是企业精简人员的一种方式。精简对象包括三洋总部员工在内约2000人,涉及总务、经理、法务以及质量管理等部门,正式离职将从3月末开始。三洋电机的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业务转让给了中国海尔集团,其在日本国内外的业务几乎全部出售。
此外,有消息称,日本松下公司正在研究将内部信息系统开发部门约1500名员工裁去约1000人,目的在于压缩劳务成本、减轻经营负担。计划将于7月1日实施。松下计划将位于大阪府门真市的子公司“松下IT解决方案”出售给富士通。而此公司“情报系统企业”的部分员工采取随业务走的方式一同转移到富士通。目前松下正在与富士通和IBM就分别转移500人左右的方案进行协调。
IT行业
去年底,惠普在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10-K年报文件中称,公司将裁员34000人,这较此前公布的数据又增加了5000人。惠普表示,由于市场压力持续,公司决定将裁员人数增加15%至34000人,而裁员期间的重组成本也预计增加15%至41亿美元。惠普表示,本次大规模裁员将于2014年10月结束。公司CEO Meg Whitman承诺,此后不会再进行新一轮大规模裁员。惠普目前拥有33.18万名员工,截至2013年10月31日,惠普已经裁员24600人。虽然不断有公司在发布最新的产品,但全球IT产业遭受的严峻挑战仍在继续。业内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压力仍在,IT消费面临下滑风险,业绩受影响背景下,裁员将是企业减少成本的最直接办法,因此或将有更多IT企业加入到裁员的浪潮中。
制药行业
美国制药公司默沙东公司2013年10月初宣布,计划裁员8500人并重组其研发部门,以争取在2015年底前将年度运营成本削减25亿美元。此前,辉瑞、赛诺菲和阿斯利康都有类似举措。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些大裁员背后凸显欧美制药巨头研发在加速重组,这是行业大趋势,各大公司基本都未能幸免。有分析认为,就目前跨国药企裁员具体举措来看,这类举动尚集中于欧美市场,中国裁员的信号并不明显。根据业界专家的判断,跨国药企在中国裁员的可能性并不大,不少跨国药企还将研发中心、生产中心转移到中国,以此推进本土化进程。